正常狀態下的木材及其制品,都會有數量的水分。我國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與絕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,定義為木材含水率。湖北建筑模板廠家教大家如何進行木材的含水率的測量方式:
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數。木材中的水分可分兩部分,一部分存在于木材細胞胞壁內,稱為吸附水;另一部分存在于細胞腔和細胞間隙之間,稱為自由水(游離水)。當吸附水達到飽和而尚無自由水時,稱為纖維飽和點。木材的纖維飽和點因樹種而有差異,約在23~33%之間。當含水率大于纖維飽和點時,水分對木材性質的影響很小。當含水率自纖維飽和點降低時,木材的物理和力學性質隨之而變化。木材在大氣中能吸收或蒸發水分,與周圍空氣的相對濕度和溫度相適應而達到恒定的含水率,稱為平衡含水率。木材平衡含水率隨地區、季節及氣候等因素而變化,約在10~18%之間。
木材含水量即木材所含水分之重量與木材干重之比,亦稱為含水率,取一塊木材稱一下重量,假定是4.16Kg,把它烘干到干燥狀態,再稱重量是3.4Kg,則此木材之干重為3.4Kg,所含水分之重量為4.16-3.4=0.76Kg。這塊木材之含水率為:
木材因含水量減少引起體積收縮之現象叫作干縮,干縮也叫作“各向異性”例如從纖維飽和點降到含水率0%時,順紋干縮甚小,為0.1~0.3%,橫紋徑向干縮為3.66%,弦向干縮大于9.63%,體積干縮為13.8%,所以當木材紋理不直不勻,表面和內部水分蒸發速度不一致,各部分干縮程度不同時,就出現彎、扭等不規則變形、干縮不勻就會出現裂縫。
木材強度變化和干縮,為使用木材帶來諸多不便,我們不可能消除這種客觀存在之不利變化,但能認識掌握其變化規律,控制此變化。木材水分可以被蒸發到空氣中,空氣中水分也會被吸進來,后一現象為“吸濕”,吸濕為木材之特性,主要是木材含水率達到相對飽和點,其含水率過高,或過低都會給木材基本物理性能帶來不利因素。